Saturday, 1 May 2021

天马行空系列之新加坡反对党可操作议题

去年的新加坡大选在疫情和经济衰退的两大课题夹击下成功举办并也让新加坡反对党取得一些小突破。不过在制度不公平的情况下,反对党要想换政府还有很遥远的距离。不过看到新加坡反对党涌出不少新人,这也算是一种好消息吧。


不然像马来西亚一样反对党青黄不接上个世纪的反对党还霸着位置不肯退位。不退位也就算了竟然还和自己原则上的最大敌人合作结果就是两年的美梦最后自己自爆了,哈哈哈哈!新加坡虽为弹丸小国,不过尖锐的政治课题也不少而且这些课题也不容易解决。首先就是屋子问题,新加坡领土有限所以人民只有房子权并没有土地权。虽然新加坡政府有通过填海来解决土地问题,不过近几年马来西亚都在这个课题上攻击新加坡并认为新加坡填土破坏了附近的生态系统所以一直在那边呱呱叫。


我有点好奇为何没有政党建议购买印尼的岛屿呢?在东南亚印尼和菲律宾都拥有大量的海岛,可是假如是购买菲律宾的岛屿就比较不实际因为距离太远难以管辖,很容易变成山高皇帝远。那么购买印尼岛屿就比较理想,毕竟地理上靠近新加坡这样也可以舒缓人口拥挤的问题。再加上拥有了海岛那么渔船可以行使的距离就会变多,那么要进行军事演习也非常方便。现在印尼因为疫情问题经济不好,不知道新加坡反对党会不会在国会开会时建议政府去和印尼买岛屿来扩建土地。哈哈哈哈哈哈


购买了岛屿就能解决新加坡中下层阶级每天投诉的物产昂贵的问题,毕竟有了新土地那么在本岛的屋子价格肯定大跌。可是这应该比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更加严重,可以变成杀敌一千自损千二。老实说,有时看一些左派政党喜欢打出拯救穷人的口号,然后看了一眼他们的政策我都好奇这些人到底是想害人还是帮人。目前世界上大多数的先进国家政府都是左派当政,大福利的政策是他们的武器。那么在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在创党初期也是左派政党可是后来经历了党内纷争基本上已经把左倾议员都扫了出去。现在人民行动党基本上已经没有了浓厚意识形态的形象,反而是走出了务实派的做法。


第二个问题就是人口减少的问题,新加坡早期实行过和中国一样对人口限制的政策只不过新加坡没中共那么残忍。新加坡允许每个家庭拥有两个孩子而不是想中国那样只允许一个孩子。虽然两个国家大小不一样可是骨子内那样对人民自由的践踏还是很相似。不过我们现在不是要讨论对错所以还是回到原本的题目上。那么在吸引新人口的情况下,或许新加坡的反对党可以建议新加坡建立外籍兵团。或许你会好奇,建立新兵团那么不是要增加国防开支?正所谓小财不出,大财难入。成立了新的兵团主要原因就是两个第一就是吸引人口,第二就是出国帮忙打仗赚钱,第三就是解决国内的族群纷争。


在全球新左派的崛起时代,这些新左派最喜欢当然是人权和自由挂在口上。可是叫他们出力时他们却没胆上战场,最佳例子就是奥巴马的老婆米歇尔。在尼日利亚发生穆斯林恐怖分子绑架女学生时,这些美国第一夫人只是做做样子拿个纸牌在上面写着##Bring back the girl##。这位大姐应该是忘记了自己的老公可以派无人机去轰炸那些恐怖分子啊。既然现在拜登上台,那么可以预测在不久的将来美国又会试图在中东或是在俄罗斯挑起战争。这个时候就是让新加坡外籍军团出国赚钱的时候了。当然,这个外籍军团也应该让新加坡公民有得加入,不然新加坡的马来人又会投诉新加坡政府歧视他们不让他们在军队有指挥权。在这个新的军事集团,反对党甚至可以建议让马来人做将军。这样也能让新加坡马来人爽一些,下次也能积极投票给反对党。


这位大姐应该是忘记自己的老公是谁。



一个新的军事团体建立可以一次性解决三个问题,这样的政策也是很好。唯一的顾虑就是害怕美国出现下一个川普似的政治人物,因为川普就是要减少美国在海外的军事开销。可是,目前美国是全面在民主党的带领下,民主党最爱做的事情就是在外交胡乱搞然后引起战争啊。外籍兵团需要的只是局部战争,毕竟局部战争不需要太大的军队。一只精锐的武装队伍正好可以用在局部战争。新加坡外籍兵团就是在这个时候派上用场,那么常规部队会否需要加入?这就要看国会会否批准了。


第三个可以操作的议题就是大选电子化,新加坡反对党也可以打出大选电子化的口号来让年轻选民来支持自己。当然这个议题可以算是一个黑箱议题,去年的美国大选已经让世人看清楚大选电子化能够造成的灌票情况。假如新加坡反对党提出要打大选数目化或是电子化其实也是一个有点危险的政策。毕竟,你不知道政府会不会利用这个系统来作弊。可是,我觉得假如新加坡往后真的换政府成功那么很有可能他们会打出更加便利的政策来让机器代替人口算票来巩固自身的统治。电子算票加上邮寄选票可以算是大选无敌组合拳,加上目前武汉疫情的问题。那么下一次再爆发个呼吸性疫情时,让人们在家用邮寄选票可是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政策啊!


那么,未来的新加坡反对党会否提出什么特别政策来吸引选票呢?


Tito 
(1302, 1/5/2021)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